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己做循环水养鱼可以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自己做循环水养鱼可以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是国内首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技术,一般要比常规养鱼增产30-40%。其原理是通过把池塘的静水***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是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亲鱼,促进性腺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项新的高产养殖方式。
在流水池中“圈养”吃食性鱼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其排泄粪便的范围,并能有效地才收集这些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再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这样,既可以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耗能和水***等根本问题,同时又做到化废为宝,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内循环流水槽养鱼系统由美国奥本大学设计,通过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引入中国,因为没有统一规范的命名,又被称为“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池塘工厂化养殖系统”、“流水养鱼”、“流水道养鱼”“跑道养鱼”“流水槽养鱼”等等。
该系统通俗来讲,就是把鱼类进行“集中圈养”,也就是把大水面的养殖鱼类放在2%面积的水体中集中养殖。这样便于饲养管理和收集处理鱼的粪便和残留的饵料等污染物,“鱼群”在圈养的水槽中不断运动,线条美、身体棒,品质好,价钱更高。
系统运行原理:
该系统由养殖通道、气提推水设备、底增氧设备、集污设备、水质监控系统、水处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草鱼、鳜鱼、鮰鱼、鲈鱼集中养殖,残饵、粪便集中收集、处理后,用于浇灌稻田。集约化“渔稻联作”水产养殖模式,具有养殖产量高、水稻品质好,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每条养殖通道长22米,宽5米,深2.5米,可建造水泥结构,也可用玻璃钢材料。鱼就集中放养在养殖通道中,气提推水设备安置在通道的进水端,推动水体向通道另一端流动,同时为水体增氧。由于水体在不断循环中供氧充足,通道内养殖密度可达300公斤/立方。
通道的尾端设置集污区,鱼类的排泄物以及剩余饵料随水流冲到集污区,由集污设备抽送到水处理系统,通过沉淀、过滤以及鱼菜共生系统净化以后,再排入大塘内使用。如此往复循环,可始终保持养殖水体的洁净。智能化监控系统可24小时监控养殖水体的温度、溶氧量以及PH值等重要指标,管理人员可随时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并操纵设备运行状态。
流水槽系统优点:
1、提高产量:节约***,不新增水面,大幅提升养殖产能和可控性。每5亩水面可以建设一个水槽,可产鱼4-7万斤,产量比传统养殖提高3-5倍。
2、多品种养殖:一个单一水体可以实现多品种养殖,有利于集约化管理、适应市场变化需求,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可实现水产品订单生产。能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的市场风险。
有人了解鱼菜共生系统吗?想在家自己搞一个小型的系统,种菜养鱼,可行吗?
你好,我是棒大帅,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 省水。只消耗传统农业2-10%的水
2. 低排放。可以做到接近0排放,除了极少量有机物几乎无法转化为无机营养盐,其他都可以循环利用
3. 省力。一个人就可以运作一个农场
主要缺点还有:
1. 系统设计复杂,但只要设计科学,后续管理相对简单
2. 病虫害一旦爆发,由于绝大部分农药不能使用,控制比较困难
3. 由于系统过于依赖鱼类,一旦鱼类发生意外,短时间内可能鱼菜全军覆没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他的优势非常明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己做循环水养鱼可以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己做循环水养鱼可以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