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鱼池如何设计水循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养鱼池如何设计水循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循环水流水养鱼塘怎么建?
循环水养殖是一种趋势,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且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种高密度养殖模式,其较好地解决了“三池合一”养殖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池塘一侧设置若干条养殖水槽,养殖鱼类集于槽内,为提高养殖密度,在整个养殖周期内,池水始终处于循环流水状态,养殖鱼类在槽内生长,鱼类排泄物等有机杂质由设置在养殖水槽尾部的吸污装置排出池外。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现有养鱼系统存在下述问题:***用行走式吸污装置,不仅吸污效果差,投资成本高,而且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影响养殖水域水质的净化。
目前国内池塘循环流水养鱼项目一般模式是:若干个流水槽为一建设单位,通常商品鱼生产流水池规格长22米、宽5米、高2米;小规格(或者鱼种)生产流水池规格:长22米、宽3米、高2米。每个流水槽后部建设废弃物沉淀收集池规格:长13-15米、宽3米、高2米;一般流水池有效水深为1.5-1.8米。按美国大豆协会给出建议:每1亩约10平方米进行配置。
池塘高密度圈养
在水上建圈养桶,湖泊表层水水质好,零排放,取水便捷,成本低。
养殖优势
1 材料环保,使用寿命长,直径5米拼装桶体,***用集中圈养模式,鱼类排泄物、残饵均随水流集聚在锥形集污区,锥底排污系统可随时进行排污处理,不污染水体。
2 增氧系统随时向养殖桶内通过曝气管底层供氧,从水底到水面使水体溶氧量充足,鱼类吃得多、长得快、病害少,产量更高,养殖效应更好。
3 集中投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科学管控节省人力,饲料,且降低污染水体排放,更高产高效。
4 吸污效果明显,且桶壁光滑不藏污垢,对鱼类粪便的收集去除率可达90%,其尾水净化系统可将收集的养殖污水通过沉淀、生化过滤后达标回流入养殖塘,循环重复使用,降低耗水量。
自制循环水养鱼怎么制作?
鱼缸自制简易循环水
在市场上买个循环泵放到鱼缸里面,然后再接管子引到缸顶上,并放个小的水果篮,最后再往里面放上生化棉过滤,这样鱼缸简易循环水就算制作完成了。
1、分鱼缸需要建立的循环系统有两种:一种是氧循环系统;另一种是氮循环系统。
2、氧循环系统过程如下:
(1)氧:动植物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
(2)此种循环作用的形成需要水生植物的参与。若不种植水生植物,当然也可以通过气泵增氧等方式来解决。
3、氮循环系统过程如下:
(1)有机物,腐烂,氨,亚硝化,亚硝酸盐,硝化,硝酸盐,反硝化以及氮气等。
你可以使用周转箱过滤啊!一个水泵抽上去一物理过滤,一生化过滤。
用周转箱过滤是最便宜而使用的过滤方法。去某宝淘3个大小合适的周转箱。自己买些管件去弄。具体如何弄的过你可以看看淘宝卖的或者我发的这样图片。都是可以的。宁可大,也不可以小。小的过滤的作用就没了,生化过滤够很容易出问题的。稳定的水质,你鱼不生病的关键。所以你一定需要要好好培养消化细菌。
硝化细菌 (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可以消灭氨氮和亚硝酸盐。硝化细菌的存活条件:硝化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存活需要水分及氧气,只有同时满足水分与氧气的供应才能存活。在泥土、沙粒、生化棉、生化球、玻璃环、陶瓷环等各种有微孔的滤材中更宜于大量繁殖。硝化细菌最适宜在弱碱性的水中生活,在温度达到25度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防止你的鱼因为氨氮超标而死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鱼池如何设计水循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鱼池如何设计水循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