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鱼池水质净化循环设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养鱼池水质净化循环设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叫陆基膜池循环水养鱼?如何养?
陆基循环水养鱼,以陆地为基础,***用“受控式岸基循环水养殖系统”,其养殖优势,是该受控系统下成鱼无污染、无土腥味、口感好、销量可观;能实现高密度养殖,单位养殖密度可达传统土塘养殖模式的40倍。 这种受控式高效循环水养殖的科技应用非常丰富,它通过排灌系统24小时不间断把池塘水抽入集装箱内进行鱼类养殖,养殖用水通过两级沉淀系统去除悬浮颗粒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
经过一级沉淀和二级沉淀之后 这些悬浮物以及粪便残留物 就会被截留下来 剩下的水再流到移动生物床 经过移动生物床细菌的作用 祛除它的氨氮 硝酸盐 这些有害的物质 处理完之后这些水再回到我们的蓄水池 就是水质调节池 经过调节温度、溶氧还有PH等
这样一来,不仅使水可以循环利用,也实现了水体不受外界影响,达到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各项指标的可控性。
调节完之后水泵抽回到池里面 这样就实现了我们水体的循环利用 一般我们整个循环过程 损耗的水不会超过10% 所以我们通常情况下 我们只需要补充大概10%的水体 就能保证整个循坏的过程 一直是平稳持续的
除此之外,这样的养殖方式还有效解决了目前水产养殖存在的水体不环保等问题,是一种符合绿色发展方向的养殖方式。
陆基膜池循环水养鱼技术要点
想要让陆基循环水养殖达到节水、节地、节能、环保的效果,其成功关键在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并且与先进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相结合。以下就陆基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作一些介绍。
一、水源水处理
1、养殖用水
水源可以为公司附近的河流水、自来水等,但其各项水质指标良好,水位稳定,具有较强的酸碱缓冲能力。
2、养殖用水入池前的处理
首先将河水抽入沉淀池,用25mg/L的漂白粉进行杀菌消毒,沉淀48h后,水体变清,用试纸检测余氯、PH等各种各项水质检测指标,并用硫代硫酸钠进行中和,还可以曝气增加溶氧,石灰水调节PH等,通过检测,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养殖用水要求后抽入蓄水池待用。
循环水养鱼一方面实现了节能减排,另一方面通过现代集约化经营达到了高产高回报,同时为市场提供了优质水产品。如果***用传统养殖模式,每亩水面只能产2000多斤成鱼。并不是所有的塘都能搞这种模式。池子必须两口配套,一口用来养鱼,一口用来净化。
养鱼池太大了也不能实现池水有效地循环,以0.8-1.5亩为宜;净化池两亩以上为宜,除种狐尾藻等水草以外,还可养花白鲢净化水质。由于池水可循环使用,每年只需补充少量蒸发的水就行了。
陆基桶循环养殖是一种以陆地为基础的养殖模式,用养殖池为载体,不用开挖池塘,陆地上也能养殖,而且养殖池占地面积小,也可随时移动,不仅节约了水***的浪费,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且陆基桶的组成都是***用环保材料,其使用年限可高达10年左右,池内也能实现水体自主净化,避免水体污染和养殖病害。
每一个养殖圆池独立配置一个水循环系统,池里底层水经过自动排污系统,首先进行固液分离,再经过物理净化、生物膜处理后重新进入养殖循环,整个过程只需少量补水,大大节约了水***。这里安装了自动排污净化系统、液氧和空气增氧系统、空气能恒温系统、生物过滤循环系统、智能报警系统等。要是哪个设备出现故障、养殖过程出现任何问题,系统会及时报警,在手机上就能收到警报,然后及时解决。
此外,通过循环流水的模式养鱼,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用水,而且大大减少了用药,甚至人工成本也降到了最低。一个人工就够了,管理工作就变得轻松起来,工人只需按时喂料观察水质变化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即可。
陆基桶循环养殖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控。一方面能营造养殖动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定时、定量、定点投喂,保证养殖效率;另一方面,传统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影响比较大,而新模式有效降低了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传统池塘养殖方式容易受到暴雨、台风等天气影响,而陆基循环养殖模式能有效控制水质、水温等,几乎不受自然灾害影响。另外,养殖圆池内部***用了特殊材质,具备专业的曝氧、隔热等功能,不使用有害涂料。而且,养殖圆池内水循环流动,鱼类一直逆水游动,不断消耗脂肪,肉质会更紧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鱼池水质净化循环设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鱼池水质净化循环设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