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石鱼池过滤设备安装电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黄石鱼池过滤设备安装电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鲢鱼水霉病怎么防治?
养鱼的朋友都知道,不管是养草鱼、鲤鱼还是我们要说的白鲢鱼,养殖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病症发生,这当中就包括水霉病。那么,什么是水霉病?养殖白鲢鱼又如何防治水霉病呢?
水霉病是一种因为鱼类因外部原因,导致鱼体受伤,继而受伤部位产生的一种病变症状。病变部位腐烂,长出大量棉絮状的菌丝,像一团团的毛,就跟鱼身上长了毛或长了霉一样,故称水霉病,也称白毛病。得病的鱼游动缓慢,离群独处,最后逐渐死亡,并且一尾鱼发病后很容易传染给其他体表有伤的鱼,导致全池皮肤受伤的鱼都发病,所以,这种水霉病如果不重视,将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
那么,养殖白鲢鱼,如何防治水霉病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先来阐述一下水霉病的发生特点。
水霉病主要发生在水温低的季节,但并不是所有低温季节都有发生,水霉病发生的最适水温为13-18度,所以很多养殖户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在水温特别低的时候反倒不容易发生,但当水温逐渐回升的时候却慢慢发生了,不过当水温超过25度时发生得就少了,高温季节更少。
水霉病主要是继发***染,主要侵害体表受伤的鱼,然后传染给其他受伤鱼,体表无伤的健康鱼一般发生得很少。
养殖白鲢鱼,要避免水霉病,主要还是以防为主,治为辅。
(1)投放白鲢鱼鱼苗前,先对鱼塘进行全塘消毒。将鱼塘底部淤泥尽量除去,并洒入足够生石灰消毒灭菌。
(2)投放白鲢鱼鱼苗时,选用体表无受伤的鱼苗。不用受伤的鱼苗。
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白鲢鱼水霉病的高发时期,若不及时进行预防,等到白鲢鱼出现水霉病症状时,已基本上到了重症时期,从而导致治疗时间长、病鱼恢复慢的后果出现,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白鲢鱼水霉病重在预防。
那么,白鲢鱼水霉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又该怎么预防呢?一旦白鲢鱼又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就聊一聊这个话题。
白鲢鱼水霉病由水霉菌侵染而引发。而水霉菌广泛存在于地表上的淡水水域或潮湿的土壤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一种病菌。
如果白鲢鱼因游动或互相拥挤造成了体表组织受伤,水霉菌就会“潜入”白鲢鱼的皮下组织中进行腐生,从而导致白鲢鱼表皮组织坏死。随着病程的进展,表皮坏死组织会逐步扩大,继而贯穿白鲢鱼真皮,深入肌肉,最后导致白鲢鱼皮肤组织和肌肉组织坏死而崩解。
白鲢鱼感病初起时,其感染部位会形成一层灰白色、棉絮状的覆盖物;随着病情的进展,其感病部位会有不规则的斑块出现。而到了最后,其表皮组织会逐渐破溃并***出皮下肌肉。常因并发其它鱼病而死亡。
适宜的水温非常适合水霉病原菌的繁殖与生长,因此,春季是水霉病原菌大量滋生的一个季节。为了预防春季水域中大量滋生水霉病原菌,可在冬季和初春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养殖水域进行消毒。一般情况下,应在初冬、冬末、初春时消毒三次,用以减少病原菌的存在。同时,在捕捞、运输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以防白鲢鱼因互相拥挤而造成鱼体擦伤。如果发现有鱼体擦伤或碰伤,应立即在白鲢鱼的伤口处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做消毒处理。
1.将病鱼放入2mg/L的高锰酸钾和1%的盐水混合叶中浸泡半个小时。
2.将病鱼放入1ppm的5%水杨酸、2-4ppm五倍子末或20ppm的聚维酮碘溶液制剂中浸泡15-20分钟。
3.***用800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按1:1的比例配制)进行全水域泼洒。
4.***用20-30千克(每亩水域)生石灰或二硫氰基甲烷溶液0.3-0.5 g/m3或用菌毒克200 ml/亩进行泼洒。
白鲢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1、放养种鱼、拉网、运输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
2、在受伤鱼伤口上直接涂抹高浓度的高锰酸钾,防止水霉菌感染。
3、有水霉病的鱼用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10分钟左右。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平时注意消毒,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放养密度,尽量不用受伤的鱼作为亲鱼。
(2)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克/米3生石灰或20克/米3漂***消毒。
(3)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用可在伤处涂抹10%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受伤严重时则须肌肉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单位/千克鱼,或用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2~3毫克/升。【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只有在疾病早期进行及早治疗才有一定疗效。应用食盐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400克/米3有一定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石鱼池过滤设备安装电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石鱼池过滤设备安装电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