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鱼池水循环可以增氧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鱼池水循环可以增氧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鱼池有水循环要不要加氧气?
鱼缸有了水循环以后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加氧的,因为水流经过循环的时候会接触空气,只要饲养的密度不是太高,是不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不过,底滤和侧滤的循环方式水流接触不到空气,饲养者可以给它们打氧。
另外,养殖一些耗氧量较高的鱼儿以及饲养密度情况较高的情况下,也需要持续打氧,以保证氧气充足。
常流水来养殖锦鲤要不要打氧气则还得根据当时的条件来论,虽然常流水的养殖方式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但是能不能完全满足水体中鱼对氧气的需求量,则还得看水中鱼的密度及常流水的水量来说。
如果鱼的密度不高或者常流水的水量很大的情况下,则不用气泵来增氧也是可以的,但是常流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要不很易引起锦鲤出现氯中毒而死的情况,而且大量用自来水时鱼的颜色也易褪掉。这种情况最好是用山泉水或干净、氨氮含量低的地下水来做常流水,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增氧的作用,而且这一类水质含有较高的矿物质,因此养出来的鱼其颜色也会更鲜艳一些。另外,若鱼的密度不高,而且是循环水养殖的话,则不用气泵来增氧也行,但是要注意水泵不能出现故障,要不同样易出现缺氧。
鱼池滴水和增氧效果一样吗?
一样
滴水养鱼能带来增氧的效果。本身这种方式的鱼缸就是不加盖的,所以水面和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可以保持水体的溶氧,滴水的同时又能带入部分氧气,所以不用担心缺氧的问题。而且滴水养鱼一般也不会养大鱼,所以氧气需求也能满足。但如果养的很多,最好还是准备一个氧气泵。
答:一样。
滴水可以增加含氧量,滴水相当于换水,新进来的水本身就含有氧,水滴在下落过程,和空气接触也会增加氧气,落到水面上产生的小浪花,也能增加氧气,如果滴一天的水和池子的水差不多,可以不用过滤和另外换水了,养几条小鱼完全没有问题。
十几个塘贯通起来,加一个大型水泵让水循环流动,这样算活水吗?
十几个塘贯通起来,加一个大型水泵让水循环流动,这样算活水吗?
对于从事水产养殖的朋友来说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做到肥、活、嫩、爽,而所谓的活则是指在养鱼过程中塘里水体中的藻类能够达到平衡,无过多的死藻出现,同时所加的水也是活水为最好。我们再来看一下你所说的,将十几个塘连起来,再加上一个大型水水泵抽水从而让水循环流动,这样的水算不算活水呢?
这种情况则要看你怎样去连通这些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塘连起来而且每个塘都已养了鱼的情况下,这种效果并不会很好,最多只能算是流动的水而算不上活水,因为水体中的一些有机质之类的并没有因这样处理而明显减少,相反的是这种操作还不利于养殖过程中疾病控制,如果在养殖过程中一个塘出现问题那你这样连通之后则很可能所有塘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问题,这对于养殖者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当然,你所问的能不能增氧的问题,则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样操作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增氧效果,但是效果同样不是很好,这样循环时最多就是出水口那个塘能够起到增氧的效果,而后面的塘如果水面没有落差的话其增氧效果是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在这些塘里面空一个塘出来,种上一些水草或者将其改造成过滤池,这样水流过这里时可以在这里过滤和净化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在这里分解掉,只要这个塘足够大水泵的功率够用还是可以将水养成活水的只不过这成本有点高,例如现在我们常说的跑道养鱼之类的养殖模式其原理就和这个差不多。
以上为踏火的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水产、水族类的经验分享,敬请您继续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虽然有流动,但不是“活水”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想想,啥是活水?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但是流水为什么不腐?
基本生物原理就是,流动的水与空气接触面大,空气溶于水的活动比较高频。而空气中的78%是氮气,很少直接参与生命活动,21%是氧气,几乎大多数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氧气。水流动时氧溶解水的速率加快了很多。
再来分析下,为什么死水会腐,会发臭呢?
那是因为,水一旦不流动,仅靠平静的水面和空气交互吸收氧气,那样工作效率是非常慢又低下的。
而下雨冲刷、大风吹落、人类活动、水生生物粪便、尸体等大量的有机物沉积在水底,这些有机物在微生物的分解下分解、代谢,在这个过程中非常的消耗氧气,世界对生态环境、水体污染的评判指标中有一项就是“5日生化需氧量”,意思就是在标准状态下,5天的时间里,水体内的生物活动消耗掉的氧气量。
可想而知,水里的有机物越多,生物活动需要的氧气就越多,那么一旦水里氧气的消耗速度远高于空气氧气溶于水的速度,那么水里的大部分生物就会停止“有氧运动”,需要氧气才能生存的生物就会死亡、腐烂。
到这里,水里没了溶解氧,但生命活动并不终止,因为前面说了,是“大多数”生物需要氧气才能生存,还有大量的生物是不需要氧也可以生存的,它们被称为“厌氧生物”,(酿酒就是酒曲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谷物,代谢后的东西就是酒精。)而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的代谢物并不都是像酒精那么美好,比如臭鸡蛋、腐烂肉的味道,含有硫化氢等有害还难闻的气体。话说,“难闻”就是我们的基因对自然界有害气体告诉大脑的标签。
总结下,就是水一旦不流动,平静状态下氧气溶于水的速度太慢了,赶不上水内生物的消耗量,等到氧含量低到一定程度,厌氧细菌开始上场表演,各种不可描述的气味由此产生,我们就判定它“臭水沟”了。
所以,你把十几个塘贯通起来,加一个大型水泵让水循环流动,那总水量肯定不小,那水泵功率肯定不大,那么你能增加多少氧气溶水速率?杯水车薪罢了。
把十几个鱼塘连贯起来。加一个大型水泵让水循环流动,这样肯定可以达到为池塘增氧的效果。不过釆用这种方式的增氧效果,肯定与池塘之间的落差、水泵功率的大小,以及水体实际情况等密切相关。
举个例子吧,比如十几个池塘,处在同一水平位置,且水泵的功率不大,那么增氧效果肯定就不明显。而池塘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且水泵功率较大。那么***用这种方式,增氧效果就较为明显。那么***用这样的方式,连贯起来的池塘,水算是"活水"吗?
应该可以算是"活水"了,因为***用这种方式,池水始终保持流动的状态,流动的水肯定就属于活(动)水。当然,这不仅是反应了字面上的意思。而且由于水处在流动状态,其溶氧肯定就比普通静上的水体要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放养密度就可以增高,产量也会随之增长。那么从这些方面来讲,这种方式下的池水,基本上就符合,我们水产养殖中活(流)水养殖,对水的要求条件。
不过,我们水产养殖中的"活水",不仅仅是指流动的水这一层意思。它还暗指我们养鱼水体的水质好。也就是说,我们水产养殖中所说的"活水",也指水体水质清新,并且适合鱼类生长。即我们常说的水体处于"肥"、"活"、"嫩"、"爽"的状态。那么如果从这层意思,来判断这些连贯起来的鱼池水体,属不属于活水,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了。
在现实的生产中,***用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为鱼池增氧。但如果没有一丝特殊的条件,比如:鱼池间存在较大落差,或者鱼池水体条件较好,以及鱼池间存在较远的距离等。那么最好就不要***取这种方式了。因为***用这种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比如:在发生鱼病时,能造成所有鱼池交叉感染;且把所有的鱼池的增氧任务,交给一个水泵风险系数太高;以及***用这种方式,不太适合有害物质(气体)挥发等。
总之,将十几个鱼塘贯通起来,加一个大型水泵,让池水流通起来,是可以达到增氧机效果的,但增氧的效果,可能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判定,当然,这种方法可能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鱼池如果没有特殊条件,是不建议用这种方式为鱼塘增氧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鱼池水循环可以增氧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鱼池水循环可以增氧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